第一、我公司是提供学校餐饮配送的企业,因特殊性在各学校附近招募大量临时工,学校配餐的时候这些临时工就上班帮忙配餐,配餐完毕就下班了,这些人应该计算在我们企业从业人数么?第二、我们老板有4家公司在同一个地点办公,很多职位都是1个人管理4家公司,像这类人是在算在其中一家的从业人数还是4家企业个算一次呢?
第一和第二,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文件第二条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您好,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1号《河南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第八条第二小条“从事国家鼓励和支持产业或社会公益事业发生严重亏损的”,请问这个严重亏损怎么界定呢?
根据《河南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1号)规定, 第八条 除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定期减免的,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确有困难:(一)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二)从事国家鼓励和支持产业或社会公益事业发生严重亏损的;(三)省级以上税务机关规定的确有困难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依法不需要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机场、港口、铁路站场内部行驶或者作业的车船,自车船税法实施之日(2012年1月1日)起5年内免征车船税。除此之外,其他单位内部行驶或者作业的依法不需要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均需要按规定缴纳车船税。”
背景:A公司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某高速项目特取经营权,采用BOT模式,该项目由A公司通过招标选定施工单位施工。因客观原因,项目未建成通车,于2018年12月被当地政府解除特许经营权,政府方按A公司实际投资额对项目公司给予补偿。问题:1、高速公司特许权协议在建设阶段由政府单方解除后,政府按照项目公司实际投资额对项目公司支付的投资补偿款,应否纳税及如何纳税。2、BOT模式中项目公司发包建设行为属于自建还是非自建。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自建”与“非自建”如何界定?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3号)第二条规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该目录在本公告执行期限内修订的,自修订版实施之日起按新版本执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公告2021年第1号)第二条规定,市(州)、县(市、区)税务局在后续管理中,根据相关留存备查资料,先自行判定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不能准确判定的,应形成书面处理意见,附相关留存备查资料报上一级税务机关。
我公司利用畜禽粪便处理生产沼气同时生产的生物质颗粒,销售给牧场用作牛卧床垫料,是否可享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即征即退政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第二条的规定,纳税人从事《目录》所列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其申请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时,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尊敬的财税专家,您好!我公司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一笔给境外单位在境内提供服务的设计费,已依法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该笔代缴税款已在应付设计费中抵扣。假设合同约定的设计费为100万元,需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0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1、取得对方服务费结算凭证时
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90万元
我司为房地产行业,经稽查后,发现企业所得税2017年应缴纳0,实缴300万,应退300万,2018年应缴纳600万,实缴0,应补600万,请问计算2018年欠缴税费的滞纳金计算基数是否可以以应退税款抵减应补税款后的金额,以(600-300)进行计算
2017年汇算清缴多缴的税款可以选择在在2018年去抵减,如您当时未选择抵税,2018年的600万是您应缴而未缴的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您的滞纳金基数应为600万。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
企业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等,凡由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的数量、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全部或部分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
我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的投资协议表述为:X开发区政府以Y公司当年实际生产的z货物数量的50%为基础,给予1000元/件的补贴。
我公司需要按照上述政策,不论是否收到补贴都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吗
经与相关部门核实: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第六条“企业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等,凡由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的数量、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全部或部分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你单位签订的协议符合上述规定,因此不论是否收到补贴,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
我司前期有取得一批“不作价设备”,在进口环节缴纳了增值税,现需要原路退运,请问,是否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以下称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